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领导一行莅临亿融创服进行交流访问

时间:2021-07-21 17:44    阅读量:1,643    来源:亿融创服

2021年7月21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文勇一行莅临亿融创服进行交流访问。亿融创服创始人兼CEO李强进行热情接待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亿融创服创始人兼CEO李强 (右一)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文勇(右二)广州市南沙区驻深办首席代表龚春华(左一)
首先,李总向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文勇一行介绍了亿融创服的业务范围、运营模式等。亿融创服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的创业、产业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企业、服务机构、政府、园区等资源,以及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财税、法律、办公场地、融资、上市咨询等创业服务,为政府、园区提供产业咨询、产业招商、基金运营等产业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企业创业成功。
随后,李强介绍了亿融创服的产品服务,着力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招引服务,承办创投活动、创业赛事。
目前亿融创服主办或承办了近百场资本对接会、政府招商推介会、创业大赛、科创板资本对接会,至今已服务了60000多家企业、2000多家投资机构、100多家服务机构以及40余家地方政府目前已同江西宜春、四川泸州、浙江衢州、厦门市、佛山顺德、成都青白江区、成都天府新区、江苏扬州广陵区等多地政府达成产业招引合作
通过亿融创服平台举办的资本对接会中,共计200余家创业企业进行路演,有20多家企业成功获得了投资,融资额达到6个亿 。


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文勇向李总介绍了广州市南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政策等情况,并就下一步双方在招商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01广州市南沙区概况
南沙,是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国家和省、市赋予重要历史使命,战略地位+分重要,已形成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格局。南沙区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做强创新、人才、交通航运、贸易、金融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
02区位优势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汇集了大湾区全部11座城市以及五大国际机场,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加快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实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20-2035年),加快构建高铁、城际、地铁高快速路等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与广州主城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快速连接,推动南沙成为大湾区区域交通中心。
03经济概况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846.11亿元,增长7.11%,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922亿元增长22.2%;规上工业总产值2845亿元,增长6.1%;进出口总值2265亿元,增长6%;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450.3亿元(不含关税),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亿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进出口总值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5个(累计197个),新设企业4.9万家。
04重点产业
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创新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总部经济导向,做实做强    做优实体经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南沙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已引入包括中科院系列研究院在内的18家尖端研究所与院校,明珠科学园一期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动工,可燃冰勘探及产业化总部项目科研基地一期工程全部封顶。“十三五”期间,南沙区研发投入强度R&D/GDP连续三年超过3%,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87家,年均增长66.7%。落户华南地区唯一的全球IPv6测试中心实验室。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4家、增长51%,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714家、增长88%,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连续两年增长约40%。每年定期举办全球科技交流活动,推动国际前瞻性科技交流和合作。
积极推动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汽车制造业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目前已经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造车区块。广汽丰田四线五线、恒大新能源汽车、合创(广汽蔚来)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龙头项目顺利推进,获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打造新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成珠三角核电装备基地,已聚集了东方重机、广州海瑞克等一批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智造谷”建设全面推进,集聚北京精雕、中邮信源、中航云等一批高端装备项目,将打造成低碳环保、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园。
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厚积成势。集聚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小马智行发展为国内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企业,中科宇航项目将在南沙打造中国的“Space X"。深入推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目前已集聚21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广东医谷产业园区、“生物谷”等集聚效应显现,落户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项目,正在推动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企业做大做强。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启动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形成产业链集聚,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广州港南沙港区自2004年开港以来,不断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已建成南中国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和通用码头群,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助推广州港2020年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全球排名前21强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南沙开展业务。“十三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箱增至1722万标箱,年均增长1.5%,巩固了广州港成为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五的地位;“十三五”期间货物吞吐量增至3. 43亿吨,年均增长3.99%;商品车吞吐量突破110万辆;水上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占全国18.24%,居全国第二。已获批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落地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税收优惠、启运港退税等重大政策。龙穴造船基地产能达558万载重吨,成为国家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航交所交易额稳居全国第二,国内首个跨境公共分拨中心投入运营, 2020年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额176亿元,增长超30%。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跨境金融、航运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筹建,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国际风险投资中心等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汇丰全球培训基地、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大湾区基地落户。“十三五”期间,金融和类金融机构增至6574家,增长9倍。落户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3家,占全市1/5。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20%、全市80%,累计完成80艘船舶租赁业务,交付148架飞机,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总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开展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融资等跨境金融先行先试政策,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372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4000亿元。
05环境配套
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更加彰显,累计形成689项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1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02项在全市推广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财政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初步形成。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三年总体排名全国前三,营商环境在世行体系模拟排名第24名。荣膺“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及以上)”称号,荣获2020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佳产业园区”。2020《广州城市治理榜》中,南沙在营商环境榜位列第一
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优化升级,98%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无证明自贸区”累计减免证明事项330项。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启用,建成首个湾区跨境税务服务创新合作示范点。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已正式启用,将打造成为粤港澳法律服务业创新高地。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

南沙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是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区,建成滨海碧道20.4公里,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均为“十三五”以来的最优值,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项目。美国林肯中学、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学校、南沙朝阳中学、广翰罗素学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南沙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落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将打造成为穗港合作标杆。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学校、启慧学校、金隆小学(金沙路小学校区)等学校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近1.4万个。加快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公办幼儿园多元办园机制。

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投入使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现已建成,引入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 L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国际质子治疗中心等高端医疗资源。

促进文体旅事业融合发展。区青少年宫、图书馆新馆、网球运动中心建成使用,凤凰梅糖文化产业中心恒大文旅城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南沙湿地建成5A景区,积极办好国际帆船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邮轮文化旅游节等系列大型赛事活动,擦亮南沙帆船、邮轮等文化旅游体育特色名片,提升“一区一品牌”影响力。


同时,双方重点交流了亿融创服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就如何为政府提供产业招引服务展开讨论。亿融创服通过举办资本对接会、协助政府走访企业、协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地方产业园区代运营服务、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协助管理服务等模式助力当地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最后 ,亿融创服李强也希望能够通过亿融创服平台,整合企业资源对接广州市南沙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双方在产业招引、招才引智、举办大赛等方面实现合作的可能,同时帮助有计划业务外延落地到广州市南沙区的企业对接到政府,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如企业有意向落地广州市南沙区,可联系我们。
扫码登记

联系人:亿创服李先生13926568062、毛先生133129696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