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活动背景

深圳市龙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以“数字龙华、都市核心”为战略定位,持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出信用分级监管、专利快速预审等23项惠企举措,依托深圳北站枢纽实现“30分钟通湾区、4小时达全国”,并连续五年每年新增200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创新“拎包入住”模式,租金低至三折。2024年,全区GDP突破300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稳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列。招商引资方面,龙华构建“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重点企业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房租补贴达1500万元,同步实施“龙舞华章”人才计划,A类人才可获240万元奖励,全区人才总量超87万人。主导产业聚焦“1+2+3”现代制造业体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31%(总产出5345.86亿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领跑全国,华为、工业富联等企业打造国际级平台,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突破芯片关键技术;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连续两年获工信部考核全国第一,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加速集聚。依托七大重点片区及20个数字经济示范园区,龙华正以“政策+空间+生态”多维优势,成为全球企业落地的战略首选。

活动亮点:

1. 政府对接:对接龙华区政府、产业基金;

2. 资源对接:10余家外地企参会,助力政府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

3. 精准落地:帮助企业实现落地需求的精准匹配;

4. 落地意向:外地企业有意向在龙华区进行实业投资;

深圳龙华区营商环境

一、龙华区介绍

(一)龙华区简介

深圳市龙华区,地处深圳地理几何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中轴。2011年,龙华新区在原宝安区龙华镇、观澜镇基础上成立,2017年正式挂牌成立行政区,下辖观湖、民治、龙华、大浪、福城、观澜6个街道。全区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北邻东莞市和光明区,东连龙岗,南接福田、罗湖、南山,西靠宝安,三面环山、依山傍水。

 龙华区在最新的赛迪中国百强区排名位列第23位,较上一年上升3个位次。2023年,全区GDP突破三千亿大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35.59亿元,稳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3位;

截止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756家,排名继续保持全市第三;1179家企业入选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认定企业数量首次跃居全市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17家企业荣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全区拥有各级创新载体293家,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中心,连续两年在工信部考核中获评优秀,排名全国第一;还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

PixPin_2025-05-19_17-53-10.png

(二)区位优势

龙华地处深圳地理几何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中轴,拥有深圳北站这一粤港澳大湾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直达香港西九龙仅需15分钟,是内地连通香港最方便、最快捷的区域之一,30分钟即可畅达广州、东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4小时通达厦门、长沙、武汉等大半个中国的主要城市,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二、产业介绍

(一)产业结构

为全面承接市“20+8"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区“12+4"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重点构建“1 + 2 + 3”现代制造业战略体系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引领,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为支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现代时尚三大产业为潜力新赛道。重点企业:包括华为、美团、开市客、华润三九、富士康、海克斯康、微创医疗、徽商银行、国信证券等。

到2023年,龙华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实现全市领先,十大产业链群达到相当规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具备重要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先行区。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1104家,总产出达5345.86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1%,包括数字技术应用业140.70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255.32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670.93亿元、数字产品制造业4278.87亿元。

在这十大产业链群中,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等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PixPin_2025-05-19_17-47-12.png



龙华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

(1)工业互联网

支持华为、工业富联、树根互联等深化工业要素集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世界领先的“灯塔工厂”建设方案和国内一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依托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华为、麒麟软件、汇川、中科飞测等重点平台企业,支持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标识解析、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边协同等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在工业5G芯片/模组/网关、计算机辅助技术、国产工业软件、工业APP等关键领域寻求技术突破,提升技术创新供给能力。


2)人工智能

加快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数据可用性云平台”、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云平台”、深圳京鲁计算科学应用研究院“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依托商汤科技打造工业互联网AI视觉赋能平台。推动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布局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龙头企业共同成立若干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共服务以及协同创新平台。


3)集成电路

龙华区加快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围绕硅基CMOS 模拟集成电路、高速高精度低功耗SoC、超低电压与极低功耗ADC、高速高精度低功耗射频采样ADC、传感器芯片、类脑芯片、神经网络芯片等数模混合方向开展研究;围绕射频集成微系统、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大数据传输集成电路与系统、片上太赫兹电路与系统等RF/微波方向开展研究;加快推动石墨烯薄膜产业化制备及应用。

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前瞻布局高质量SiC单晶衬底生长技术、6-8寸SiC先进外延生长技术、高可靠GaN及SiC功率器件制备、高端传感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4)新型显示

龙华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整合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技术联盟,制定产业核心技术标准体系,联合推动LCD、LED、OLED、8K等关键技术攻关、改造升级及商用。加快量子点、超高清显示、印刷显示、柔性显示等新技术研究,提前布局激光显示、3D显示、硅基光电新型显示材料、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


(5)智能制造装备

支持富士康等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线智能化,支持中小型企业的产线自动化改造。引导组装企业增强设计能力,逐步从OEM/ODM向OBM和EMS 模式转型升级。鼓励包括富桂精密在内的制造商打造交换设备智能制造工厂。

鼓励顺络电子、京泉华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研发与并购,将龙华优势拓展至整个电子元件产业。鼓励区内外光通信器件企业在龙华研发硅光技术。引导飞宇光纤、光越科技等光器件、光模块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产业链整合,向上游光芯片、下游光通信子系统领域布局。

(二)产业空间

十年通过土地整备成功释放了25平方公里优质发展空间,近三年通过三轮大地块整备释放了11.4平方公里优质空间,全力推进第四轮土地整备,还将释放3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连续5年每年新增2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厂房空间,未来将提供产业用地230公顷、产业用房1170万平方米,打造20个以上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和楼宇;创新实施“拎包入住”空间保障模式,租赁总面积约58万平方米产业用房,最低三折租金;有龙华区总部大厦、宝能科技园、银星科技园等多个产业园区。

PixPin_2025-05-19_17-47-36.png


(三)七大重点片区

作为龙华区经济发展品质建设、能级提升的重要载体,龙华七大重点片区总面积为104.62平方公里,约占龙华全域面积的60%,包括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龙华超级商圈、大浪时尚特色小镇、观澜文化特色小镇、梅林关片区。

①九龙山数字城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打造湾区智能制造中心;

②观澜文化特色小镇以文兴旅、以旅传文,打造深圳北部“微度假、文体旅、近郊游”目的地;

③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加速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标准打造产融结合示范区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④大浪时尚特色小镇落实“一轴三心一环”布局,打造世界级策展型时尚体验中心;

⑤鹭湖中心城完善“行政 + 科技 + 文化 + 生活”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深圳北部新中心;

⑥龙华超级商圈发挥航母级体验式商业集群作用,打造多元化的世界级未来消费体验中心;

⑦梅林关片区加快整合深化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竞赛方案,打造大湾区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区、数字科创先锋示范区。


三、龙华区招商引资政策

(一)招商政策

重点企业落户最高5000万元;房租补贴最高1500万元;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元;强链补链优质企业最高1000万元;产业园区招优引强最高1000万元。

重大产业项目“一企一策”,健全“1 + N + 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有纲领性行动计划和双向支撑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最优环境,涵盖10大产业领域、20个政策、200个条款,超40亿元预算。

PixPin_2025-05-19_17-48-06.png


(二)人才支持政策

有“龙舞华章”人才计划政策,覆盖多个人才群体,数字经济A类人才落地可获得最高240万元奖励,推出尚贤卡、龙小智、人才服务月等支持体系,提供住房安居、人才子女、医疗保障、交通出行、创新创业等全方位保障。全区人才总量超8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98万人,技能人才56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026万人,其他人才5万人,引进院士32名,外国高层次人才总数27人,就业登记人数140.4万人。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深圳市亿融创服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地点
活动议程

时间:2025年6月10日  周二14:00-18:00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工业路壹方天地C区旁边博园大厦对面  龙华区环智中心C座41楼路演厅


微信图片_20250528163549.png


路演项目


参会人员

1.主办方嘉宾:

  深圳市龙华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龙华资本、龙华区科技创新局 领导

      2.意向企业(仅限深圳外地企业参会):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现代时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


已报名名单
序号 姓名 公司 职位
1 刘征 深圳砺合智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eo
2 张清 宜兴经开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投资经理
3 李先生 深圳市源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4 简洁 深圳市智优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5 祁易 深圳市岑千有限公司 创始人
6 刘小姐 聚才信息技术 vp
7 刘凌峰 杭州银行深圳科创中心 公司客户经理
8 龙且 环健管理 总经理
9 周瓜瓜 深圳市深影影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10 温岭市驻深办 副主任
11 杨中 通用公司 总经理
12 赵学杰 银星集团 经理
13 广东亿寰盛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14 胡世新 深圳市政融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
15 刘强 智贸港集团 联合创始人
16 黎想 洛晗投资咨询(广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17 窗棂 深业资本 总监
18 李华钟 万众城 总监
19 李兵 广州白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驻深工作部长
20 潘俊杰 深圳市子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经理
21 张顿深 中招集团 总经理
22 Eric Zhang StargateMicrosystems VP
23 May 深圳市鹏知云有限公司 经理
24 May 深圳市鹏知云有限公司 经理
25 Vanessa 宏博投资 投资助理
26 李慧玲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监
27 杨建国 深圳玛雅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
28 李真 中信发展 副总经理
29 代恩熙 贵州三人一壶酒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30 刘杰 乐询科技 总经理
31 王洪杰 创博科技 联合创始人
32 顾静 世纪证券 首席分析师
33 张学达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34 杨芳 深圳市优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部经理
35 于志远 广东金大微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创始人
36 傅宣 深圳品道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37 Anna 华银资本 总经理
38 李吉 吉石资本 总经理
39 李吉 吉石资本 总经理
40 马小姐 北京诺杰信 经理
41 杨旭锋 深圳卡莱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合伙人
42 何标 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部长
43 蒋和祥 大邑县政府驻联络处 主任
44 陈金玉 深圳市伟仕达商贸有限公司 董事長
45 葛生 讯源股份有限公司 VP
46 牛月姣 邯郸市永大泡沫裥花厂 业务经理
47 166****3771 AOGlobal 财富管理
48 卢宇 金裕金融 PM
49 辛占伟 深圳市瑞盈泰富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50 胡星云 深圳市涵淇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51 谭祥松 深圳市百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52 马成 智临(深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CEO
53 陈璇 青屹 投资总监
54 林浩展,胡鹏 企服中心 1
55 杨彬 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大客户经理
56 贺宇 卡诺普机器人 销售经理
57 杨稳 同辉控股 总经理
58 王若君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主任
59 宋若 深圳市华铖诺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60 张世波 成都泓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61 王鹏程 江苏华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62 黄文德 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投融资负责人
63 燃浩 益农控股 首席执行官
64 陈先森 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 分公司经理
65 成福海 苏州向至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66 欧阳楚明 深圳大器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合伙人